淺談新創公司可能存在的盲點(二)
各位好朋友,我們都知道新創公司的成功率不佳,因為有各種盲點困擾了許多創業家,在此繼續介紹二個盲點,敬請參考:
盲點三
{ 欠缺國際觀:不知如何走出臺灣? }
說明如下:
國內的新創公司,多數侷限在2300萬人口的國內市場,國內的創業家並不是不想走出去,而是不知道從何做起。這或許與台灣長期以來以OEM/ODM為主的代工模式有關,想要國際化又缺乏國際化訓練,其國際化訓練,大家知道要有生產、設計、行銷、品牌與通路的整合能力。
我們認為:新創業者應該將國際化視為機會,而非限制。有專家認為,台灣創業家可能受到傳統觀念束縛,切記勿好高騖遠,得腳踏實地,也正影響到新創公司的國際化發展。上一代的創業家:有狼性,拿一個007的手提箱打天下,目標遠大,展現企圖心,此種邁向國際的大戰略,也值得現代的新創人参考。
盲點四
{ 分類錯誤:三種創業形態分不清 }
說明如下:
有多位認為專家認為沿用施振榮的「微笑曲線」,將新創公司分成三個類型。左右兩端分別為「市場權」(如施董事長指教的行銷能力)及「技術權」(如施董事長指教的研發能力)的兩類新創,中間稱為「規模權」(如施董事長指教的製造能力)。這三種新創形態各有不同,其經營方式和評量指標也不同。台灣談服務業新創公司大部分指「市場權」的新創,此種新創會先確認市場需求、採用精實創業投入驗證、擴大商業模式,追求持續擴張。
在歐美的新創公司重視「技術權」,強調的是「深度科技」,是技術與專利的智慧財產權(IP),成為衡量新創公司的標準。至於「規模權」的新創,則是靠大量的資本投入,取得訂單和營收的成長。
台灣最常見的盲點,是把所有的類型混在一起,容易走錯方向。目前臺灣人才豐富而多元,教育品質好,資金足,仍有很多機會的。
110-07-23雙福三創協會秘書長 黃廷合博士撰文。
參考文獻:張彥文撰,哈佛商業評論,新版第178期,2021年6月出版。第70-74頁。